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
“建造一个软件系统的最困难的部分是决定要建造什么……没有别的工作在做错时会如此影响最终系统,没有别的工作比以后矫正更困难。”
—— Fred Brooks
需求难以建立的原因:
- 误解
- 交流障碍
- “完整性”问题
- 需求永远不会稳定
- 用户意见不统一
- 错误的要求
- 认识混淆
需求为何重要?------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
- 不完整的需求(13.1%)
- 缺少用户的参与(12.4%)
- 缺乏资源(10.6%)
- 不切实际的期望(9.9%)
- 缺乏行政支持(9.3%)
- 改动需求和说明(8.7%)
- 缺少计划(8.1%)
- 不再需要该系统(7.5%)
需求为何重要?------有关软件错误的一些认识:
事实1: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个错误发现得越晚,修复错误的费用越高
事实2: 许多错误是潜伏的,并且在错误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被检查出来
Boehm从TRW公司所做的软件项目中得出结论:所有被检测出来的错误中的54%实际上是在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以后才被发现的;更糟糕的是,此类错误中的绝大部分(占45%)是属于需求和设计阶段的,而编码阶段的错误只占9%。
事实3: 在需求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错误
DeMar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被检查出来的错误的56%产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需求阶段。AIRMICS所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一份美国军方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存在着500多个错误,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软件项目中的一次调查。
事实4: 在需求阶段,代表性的错误为疏忽、不一致和二义性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海军A-7E飞机上的飞行操作程序进行实地测试,得出的研究数据表明: A-7E项目中77%的需求错误特点是不明确-疏忽、不一致和二义性。
- 49% 不正确的事实
- 31% 疏忽
- 13% 不一致
- 5% 二义性
- 2% 放错位置
事实5 : 需求错误是可以被检查出来的
Basili和Weiss的数据表明:在A-7E的软件定义文档中,33%的需求错误是通过人工检查出来的。 Celko觉得利用自动分析工具能够从SRS中检查出来相当数量的错误。
由上面这些事实,能得出如下四点结论:
- 在需求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错误(事实3和4)
- 许多错误并没有在早期被发现(事实2)
- 这样的错误是能够在产生的初期被检查出来的(事实5)
- 如果没有及时检查出来这些错误,软件费用会直线上升(事实1)
需求过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值得的
什么是需求?
- 需求:就是系统的特征,或对系统为达到某个目标所能做的事情的一个描述。
- 需求:是对问题信息和系统行为、特性、设计及制造约束的描述的集合。
- 需求过程本质:在问题空间与求解空间中间架设桥梁。
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
- 直接或间接从正在开发的系统中获益的人
- 业务运行管理人员
- 产品管理人员
- 市场销售人员
- 内部和外部客户
- 最终用户
- 顾问
- 产品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支持和维护工程师以及其他人员
项目干系人需求、系统需求:
- 需求可能首先从项目干系人角度表达为一个非形式化的、不详细的、高层的描述,称为项目干系人需求(客户需求);
- 然后从开发者角度出发,发展成更详细的形式,即系统需求。
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系统与环境间的交互——描述系统必须支持的功能和过程的系统需求。
非功能需求:客户给出的具体约束、指标——描述操作环境和性能目标的系统需求。
二者的区别:功能需求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非功能需求则为如何实现这些需求设定约束。
例如:
功能需求可能声明:系统必须提供一些验证系统用户身份的工具。
非功能需求可能声明:验证过程必须在4秒内完成。
应该考虑到的非功能需求
- 性能:实时性、资源利用、硬件配置限制、精确度
- 可靠性:有效性、完整性
- 安全/保密性
- 运行限制:使用频度、运行期限、控制方式(如本地或远程)、对操作员的要求
- 物理限制:系统的规模等限制
- 用户界面友好性:易用性
需求的特征
- 正确性:要确保需求的表达中没有引入错误(faults)。
- 一致性:确保没有互相冲突、矛盾的需求;确保没有不确定的需求。
- 完整性:如果需求描述了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输入、过程和约束,那么这组需求就是完整的。
- 现实性:确保客户要求系统做的事真的能做到。
- 实用性:确保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 可检验性:必须能写出测试来说明需求已被满足。
- 可回溯性:保证每个系统功能都能追溯到一组要求它的需求;确保很容易找到处理系统特定方面的某一组需求。
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的可能使用者:
- 系统客户:需要阅读需求文档来检验是否表达了他们的需要;
- 软件项目管理者:需求文档是制定项目计划的基础之一;
- 系统工程师:需要理解待开发系统;
- 系统测试工程师:要依据需求文档制作测试用例,验证开发出的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 系统维护人员:使用需求文档理解初始系统的特性和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
两种需求文档:
- 需求定义(需求描述)
- 用应用域术语编写
- 彻底列举客户/用户想要系统做些什么
- 由客户/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编写
- 需求规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 用开发人员擅长的技术术语编写
- 需求定义的技术性版本,方便设计人员理解
- 由分析人员编写
需求分析的任务
- 必须理解并描述问题的信息域,根据这条准则应该建立数据模型;
- 必须定义软件应完成的功能,这条准则要求建立功能模型;
- 必须描述作为外部事件结果的软件行为,这条准则要求建立行为模型;
- 必须对描述信息、功能和行为的模型进行分解,用层次的方式展示细节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 功能需求
- 性能需求
-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 出错处理需求
- 接口需求:用户接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软件接口需求;通信接口需求
- 约束:精度;工具和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该使用的硬件平台 逆向需求
-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 建立数据模型
- E-R图
- 复杂数据结构的描述
- 数据字典
- 层次方框图
- Warnier图
- 数据库
- 数据规范化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 软件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状态转换图、数据字典和主要的处理算法描述
修正系统的开发计划
- 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