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当时大一做的总结,可供参考:
㊗注意★ 以下所有方法都可以从知乎中找到具体描述,我只是把有用的给整合出来了。
学习方法本身:
- 上课听逻辑。老师是怎么由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的,怎么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的。
- 记录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方式表述
- 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为了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 科研角度审视,看文献(把课内感兴趣的概念,搜文献深入理解)
掌握知识的逻辑:
看懂(预习,讲解后)_说懂(口头改述)_讲懂(讲,费曼)
今日事今日毕,今日不会今日会
时间管理_看到成效:
- 得到更多的大块时间,把独立事件单独放到大块时间之后,把重要的事情放到大块时间中,不看QQ微信不和别人聊天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
- 碎片时间用于思考,背单词,看纪录片,不要看辣鸡小说玩游戏看b站,不要无意义社交,能不回答就不回答,话少点
- 找到精力旺盛时间段,优先安排重要事情中的重点步骤
精力管理:
- 睡眠 白噪音
- 快乐积极的情绪补充精力
- 手机消耗精力而非补充精力
- 35-40min的breaking 帮助补充精力
此外,还要注意好睡眠管理和运动管理
- 一切时间,精力的管理以及学习方法的应用,都是为了增强思考能力。一切的输出也仅仅都是目的,输出的本质还是为了增强思考,进而加强我们的记忆理解。不断切换学习地点,运动,早睡早起,叉换学科番茄学习学习前的仪式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脑袋更加方便的去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时间是为了让我们有更久的时间去思考。
- 拥有好心情和好体格,才能更好的学习
没考好的反思1:
- 无意义社交耗费精力,打碎整块时间
- 教别人题打碎整块时间
- 睡眠质量不好
- 学习没有利用2/8定律,先完成三项最重要任务中最关键的步骤。
- 最后刷两遍卷子和练习册效果不如隔段复习好。
改进方法1:
- 课上,串连方式
- 课后复盘
- 同型题流程总结规范化
- 一题多解
- 作业,时限检查草稿纸优化
- 平时记录好笔记和思考,期末周好复习,平时进行思维导图复习整理。
- 期末周利用间隔复习,刷作业和试卷
没考好的反思2:
开始还保留着高中的学习习惯,依旧非常勤奋的学习,期中考试之后逐渐开悟,改进了学习方法,并且制定了有效的期末周复习策略,最终在期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存在不足2:
- 不重视小课(大课决定层次,小课决定高度)
- 平时分没有好好争取(平时作业满分率+完成率,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
★开学一周后制定平时分计划
- 课本系列内容一开始没重视(课后题,练习册上的题,ppt上的题,英语课文+Presentation)
- 没有养成复盘的习惯
改进方法2:
- 上好每一门课
- 平时分拿满(95+)
- 平时完成课后练习和PPT上的题
- 每次作业力求完美
- 课前,高效预习
- 课中,听逻辑
- 课后,刻意练习增进理解,用自己的话内化知识,复盘复习
使用多层级学习方法:
- 转述的作用:辅助思考
- 记笔记的作用:帮助转述,辅助思考,记忆
- 思维导图的目的:辅助思考、记忆
- 题目的作用:辅助思考、模拟考试
- 记录不会的问题,琐碎时间思考请教:辅助思考。
- 要接受知识-思考-内化知识,课后复返必问问题:
- 这道题考了什么知识?
- 这个知识我会了吗?熟练吗?
- 如何用这个知识解决?
- 这道题把这个知识考透了吗?
- 有没有做过和这道题类似的题?
- 能不能改编/举一反三这道题?
- 这道题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避免下次出错?
- 这道题的其他解法怎么样,能否利用其他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
- 主要精力学习一个知识80%重点的内容,剩余20%利用其他时间学习。
增加思考:
- 结论从何而来?
- 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 是谁做的?
- 具体的意义是什么?
- 类似的知识点有哪些?
- 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不同?
学习完很多琐碎的点后,进行一次间隔复习,同时加入一次思维导图整理,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脉络。
🚀 提升效率和动力的两个公式
在追求目标和提升个人效率的过程中,理解并运用下面的两个公式至关重要。下面是对这两个公式的详细解读,以及如何应用它们来优化你的工作和学习方法。
💪 动力公式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公式,我称之为“动力公式”。这个公式的核心在于,当你对现状不满足、对未来有所期待,并且知道接下来要做的确切步骤时,你就能克服阻力并开始行动:
对现状的不满 x 对未来的期待 x 清晰的下一步 > 阻力
- 清晰的下一步 应该精确到具体的某一个细节、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笼统的说要完成某件事。
- 通过阅读成功人士的经历,可以帮助你积累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 心流公式
接下来是第二个公式,我称之为“心流公式”。当你满足以下条件时,你不仅能够开始行动,还能在行动之后保持高效率:
明确的目标 + 及时反馈 + 技能和挑战的平衡 = 心流
- 明确的目标:要清楚地知道你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不要考虑可能的后果。
- 及时反馈:例如,如果你在写论文,那么反馈可以来自审稿人和导师。
- 技能和挑战的平衡:让挑战略高于你的技能,即挑战 = 技能 + 1,这样的任务既有挑战性又能完成,有助于进入心流状态。
其他建议:
- 当处于心流状态时,你通常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此时应该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尽量保持2到4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
- 通过做加法进入心流: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提高任务的吸引力。简单来说,就是利用 好奇心 + 热情 + 目的。
- 通过做减法进入心流:降低认知负荷,将多余的精力转移到专注于任务上,减少社交媒体等的干扰。
- 主要精力学习一个知识80%重点的内容,剩余20%利用其他时间学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