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码农世界 2024-05-22 后端 59 次浏览 0个评论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我们都知道 Redis 中间件 可以做很多事情,最常用的可以作为缓存数据库, 用于缓存热点数据,做排行榜,以及做消息队列等等。

本文想说一下 Redis 本身也可以用来做接口限流,比如对于某些接口 由于并发的限制,需要一个限制比如60s 允许 60个请求,后面的请求 我们来返回特定的状态码,来保证接口服务 提供正常的服务。

算法核心思想

Redis固定窗口限流思想是一种简单的流量控制策略,主要用于限制在特定时间间隔内允许的请求或事件数量。它的核心理念是将时间线划分成一系列固定长度的时间段(窗口),每个窗口内设定一个请求的最大数量限制。当请求到来时,会检查当前窗口是否已达到或超过预设的请求上限,以此决定是否继续处理请求。

看看 下面 的一张图示意图, 这里假如我们限制在 60s 内 允许有6个请求,可以正常请求API, 那么我们可以把时间窗口 划分成如下, 60s 为一个window_seconds ,在这个窗口范围内的 允许请求的个数进行统计,如果没有超过限制就放行通过。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如何统计请求的数量,我们可以使用Redis 提供的 incr 命令,如果key 当前不存在 则设置这个key ,并且返回1,如果有这个key 是数值类型就会 自增1, 如果有这个key 但是不是数值类型,会抛出异常。

写了一个简单的装饰器来说明一下 如何限流的,这里只是演示一下这个情况。

import time
import redis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 Redis连接配置
redis_client = redis.Redis(host='127.0.0.1', port=6379, db=0, password="your_password")
def rate_limit(max_requests: int, window_seconds: int):
    """
    固定窗口限流装饰器。
    :param max_requests: 允许的最大请求数。
    :param window_seconds: 时间窗口长度(秒)。
    """
    def decorator(func):
        @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api_key = func.__name__  # 假设使用函数名作为API标识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current_time = int(time.time())
            window_start = current_time - (current_time % window_seconds)
            key = f"rate_limit:{api_key}:{window_start}"
            request_count = redis_client.incr(key)
            if request_count == 1:
                redis_client.expireat(key, window_start + window_seconds)
            if request_count > max_requests:
                return "Too Many Requests", 429  # HTTP状态码429表示“太多请求”
            else: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rate_limit(max_requests=5, window_seconds=60)
def my_api_function():
    """示例API函数"""
    return "API call successful."
if __name__ == "__main__":
    # 测试API函数
    for _ in range(20):
        response = my_api_function()
        print(response)
        time.sleep(0.1)  # 模拟请求间隔
    # print(redis_client.ping())
    pass

在限流策略中,window_start 变量代表了当前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点。这个概念对于理解固定窗口限流策略至关重要。

固定窗口限流是将时间划分为一系列固定长度的窗口,每个窗口内允许的请求次数是固定的。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当前请求落在哪个时间窗口内。这就需要计算出窗口的起始时间点,即window_start。

具体到代码实现中,window_start 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的:

current_time = int(time.time())  # 获取当前时间的Unix时间戳(秒)
window_start = current_time - (current_time % window_seconds)

这里的计算逻辑是:

  • time.time() 返回当前时间的Unix时间戳,单位是秒。
  • (current_time % window_seconds) 计算出 current_time 在 window_seconds 时间段内的偏移量。例如,如果窗口长度是10秒,而当前时间是32秒,则这一计算结果为2秒,表示当前时间处于第3个10秒窗口内。
  • current_time - (current_time % window_seconds) 则是去除这个偏移量,得到的是最接近当前时间但刚好位于窗口起始位置的时间戳。这样就确定了当前请求所属的时间窗口的开始时间。

    计算window_start的示例

    假设当前时间戳current_time为14403秒(为了简化计算,这里假设秒是时间单位)。

    如果我们的窗口大小window_seconds是10秒,那么我们想要找到当前时间属于哪个10秒窗口的起点,也就是window_start。

    步骤解析

    1. 计算当前时间戳:current_time = 14403秒
    2. 计算当前时间在窗口内的偏移量:(current_time % window_seconds),这里的%是取模运算,用来找出current_time除以window_seconds的余数。对于14403秒,除以10秒的余数是3秒,意味着当前时间位于某个10秒窗口的第3秒。
    3. 计算窗口起始时间:window_start = current_time - (current_time % window_seconds)。将上面的计算代入,得到window_start = 14403 - 3 = 14400秒。这意味着当前时间窗口是从14400秒开始,持续到14409秒结束。

    我们简单写一个应用 来测试一下,比如这里限制 60秒5 个请求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24/5/1 19:35
    @Author  : Frank
    @File    : app.py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 import jsonify
    from util.rate_limit import rate_limi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methods=['GET', 'POST'])
    def index():
        return "hello index"
    @app.route('/info', methods=['GET', 'POST'])
    @rate_limit(max_requests=5, window_seconds=60)
    def info():
        return jsonify({
            'name': 'frank',
            'gender': 'male',
            'age': 18
        })
    def run(app):
        app.run(host='0.0.0.0', port=5000)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app=app)
    

    固定窗口限流的缺点

    主要缺点包括以下几点:

    1. 临界点问题(毛刺现象):在窗口切换的瞬间,所有限流指标会立即重置,这可能导致大量请求恰好在新窗口开始时涌入,造成瞬时流量尖峰,即所谓的“毛刺现象”。例如,如果限流速率是每秒10个请求,那么每秒的第一秒可能接收到远超10个请求。
    2. 无法平滑限流:由于固定窗口是以固定时间长度为单位统计请求,即使在窗口内早期已经达到限流阈值,后续进入的请求也必须等待整个窗口结束后才能被处理,这导致限流效果不够平滑,不能很好地应对短时间内的突发流量变化。
    3. 资源分配不均:在高并发场景下,特别是在窗口边界附近,可能会出现部分时间段内的请求被快速处理,而另一部分时间的请求则因达到限流阈值而被拒绝,即使总体并未超出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资源分配不均。
    4. 不适合应对周期性波动流量:对于有明显周期性波动的流量模式,固定窗口算法可能在流量低谷时浪费配额,在流量高峰时又过于严格,不能灵活适应流量的变化。

    固定窗口限流存在 以上的问题,对于高并发的系统来说, 如果每秒有几百个请求,确实也不好限制,无法实现平滑的限流 ,对于短时间的突发流量 也是不太友好. 对于不是特别高并发的系统来说,基本上可以使用了。

    参考文档

    https://blog.chenxiaosheng.com/posts/2022-03-28/rate-limit_fixed-window_sliding-window

    https://redis.io/docs/latest/commands/incrby/

    https://redis.io/docs/latest/commands/incr/

    分享快乐,留住感动. '2024-05-21 16:25:20' --frank

转载请注明来自码农世界,本文标题:《固定窗口限流算法》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